当前位置
365bet娱乐在线
 >> 党政动态  >> 综合动态
综合动态
讲好杭州文化故事
2018-01-11 来源:杭州日报
[收藏] [推荐][字号: ] [打印] [关闭]


  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围绕“深入挖掘东方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对外交流传播能力,使杭州成为展示东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协商议政建言。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城市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共同性,而在于其独特性,只有唯一性和差异性,才有世界性。经过调研,我们认为智慧包容、创新活力、清香淡雅、精致细腻、和谐圆融、浪漫诗意是最具杭州特色的文化符号,滨水、南宋、茶叶、丝绸、佛教、爱情是最能体现杭州特质的文化介质。只有高扬本土文化特色,杭州文化才能立足于世界名城之林。

  建议按照“世界大同、东方神韵、杭州特色、时尚潮流”的原则,对杭州文化进行梳理,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最终实现杭州文化“很世界、很东方、很杭州和很时尚”的对外传播展示效果。

  深入挖掘、系统整合、深度开发、巧妙经营杭州的东方文化资源,结合新一轮杭州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规划编制和文化设施建设,打好水城牌、良渚牌、南宋牌、茶叶牌、丝绸牌、佛教牌和文创牌,打造一批世界级、标志性、大手笔、重量级的文化产品、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杭州东方文化对外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提升杭州城市的辨识度、美誉度和软实力。

  民革市委会:对于杭州来说,要讲好杭州文化故事,提高杭城文化软实力。一是进一步做好文化媒体推介。在央视、浙江卫视和国外知名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加强文化推介,提升城市文化曝光率和知名度。充分利用旅游官网、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文化宣传,与知名旅游网站合作开展文化活动。二是进一步用好联盟平台。积极利用好大运河沿线城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等城市联盟,大力开展文化主题论坛和国际旅游分享等活动。探索缔结宋文化联盟(与开封)、G20召开城市联盟等,拓宽文化交流交往渠道。积极参加国家、省局组织的境外主要客源国旅游推介。三是进一步提升节会效应。杭州的各种文化节会不少,如钱塘江国际文化节、西溪龙舟文化节、大运河文化节、桂花休闲文化节、七夕文化节等,为杭州文化引来众多目光,聚起巨大人气。应进一步提升文化节会的效果,努力实现常态化、系列化、规模化、高端化和品牌化,为 “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建设加分添彩。

  民盟市委会:讲好杭州文化新故事。作为江南文化的经典标本,建议充分认识和把握江南文化的个性,以“城市记忆工程”为抓手,深入挖掘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对杭州市区及周边区县“非遗”申报力度,建设杭州非遗保护保存、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生产开发的综合展示场所,丰富城市记忆数据库,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讲好杭州文化故事。建议集中筹划一批反映杭州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下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人物或事件的影视作品,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对杭州城市精神和杭州人创业创新历程的了解和感悟。不断创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充分结合VR、3D、动漫、微视频等新技术,以新传媒新渠道和新方式将杭州的历史与文化故事进行传承和发扬,讲好段子、演活往事,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的时代性和创意性。

  民进市委会:发挥佛教文化中的艺术魅力,促进国际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一是挖掘、梳理杭州佛教文化资源中建筑、绘画、文物等物质遗产与音乐、饮食、茶道等非物质遗产,面向高端,选择具备艺术影响力的资源,有计划、分批次地进行宣传。二是借助官方、民间博物馆平台,创建佛教文化艺术展。杭州各名寺大都有丰富的书画、宗教艺术品收藏,杭州各大名寺所在的风景区也时常吸引摄影爱好者的目光。借助摄影展、书画展、艺术精品展等方式,可以增强佛教文化对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吸引力。三是研发佛教文化艺术表演类产品,突出艺术观赏性,强调参与体验。如大型的佛教文化演出、禅茶演艺、艺术品赏等,突出佛教文化的精美与独特,展现东方文化的意境与魅力。

  农工党市委会:统筹规划管理,构建文化资源集聚区。杭州是中国滨水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也是人文资源聚集的水系核心区。建议大力发挥城市文化特性,结合城市历史沿承,以西湖、运河、钱塘江三大水系文脉为体系,整合沿岸的吴越文化、南宋文化、良渚、临安钱王等历史文化,整理划拨形成各自的文化资源区。同时,成立相关部门与专委会,统一建设管理文化资源区内的景点、文化场所及文化事件,从而推动文化资源区发挥各自特色,充分展现相对独立又互相呼应的区域风貌,形成杭州文化资源物理意义上的矩阵效应。

  致公党市委会:将钱塘文化、历史与“一带一路”相结合,有力助推杭州成为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自古以来,钱塘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入海通道,钱塘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钱塘江孕育的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要发掘、整理、讲述好钱塘江与世界紧密相连的故事,凸显杭州“大气开放”历代传承,体现杭州成为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的资质与底气。要与“一带一路”相结合,深入挖掘杭州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历史内涵,做好钱塘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形成有效的学术成果,树立杭州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要善于借用历史文化符号,主动参与高层面的文化交流、传播,以优秀文化促进杭州元素走出去,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成果,凸显杭州成为东方文化窗口的历史底蕴。

  市工商联:响应国家战略,树立鲜明的杭州传播主题。一个城市要具备对外交流传播能力,首先需要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上,具备和国家发展同步的能力。这样,在对外交流的时候,才有共同语言,才能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这是扩大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众多杭州的民营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扩大了与欧亚沿线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交流。这样的交流,已经证明可以具有更加快速和有效的传播效果,具有鲜明的传播主题。经济的合作和人文的交流,淡化了各自国家的身份冲突,大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可以开辟专门用于对外宣传杭州的多语言网站和客户端,只要键入相关词条,就能涌现出成百上千的相关链接。

  策划多种正面媒介事件。杭州在迈向全国民营经济强市的建设过程中,讲述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是多层次、多种类、有针对性的传播途径,可以提升关注度,减少和国外的沟通性障碍。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顺应时势促进主客场文化有机融合。市场潮涨潮落,捍卫和传承杭州文化之根,是打造文化主场的应有之义。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而西湖和阿里巴巴之间,也还缺乏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主线,缺乏一个杭州文创的“主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练好内功、做好传承,如何实现“客场”文化与“主场”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应在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做得更好。像现在影视产业在讲“IP”,杭州做动漫也要找IP。像与西湖文化中的“白蛇传”“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等,就是一个很好的杭州IP。杭州民间工艺的匠人精神,“南料北烹”的杭帮菜,也都可以成为杭州很好的IP。从中好好挖掘和发展,也许我们还能诞生类似代表老北京文化的《茶馆》那样的文化作品。同时,我们也要借助互联网时代,借助人工智能时代,借助大数据时代,借助国力强大、国泰民安的环境机遇,主动作为,实现杭州历史文化的市场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

  市政协文艺界别:打造演艺生态。政企联合建立“杭州演艺(全行业的)产业集聚区”,整合演艺产业资源,解决目前杭州演艺行业小而散,“大行业小企业”的产业局面。同时可助力演艺业态创新、延伸演艺产业生态链、促进演艺消费,定时推出杭州演艺企业产值排行榜,提升社会对于演艺产业关注度,从而推进“东方演艺之都”建设和杭州文化的传播力。(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
[收藏] [推荐][字号: ] [打印] [关闭] Top
 
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